侵害专利权的行为类型
侵害专利权的行为类型主要有 “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
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在解释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时应坚持专利权有效性原则、公平原则、折衷原则、符合发明目的原则等。
专利权有效性原则要求在权利人据以主张的专利权未被宣告无效之前,其权利应予保护。
公平原则要求充分考虑权利人与公众利益的平衡,合理界定专利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
折衷原则要求专利权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记载为准,说明书及附图用以解释权利要求,既要避免“周边限定”,又要避免“中心限定”。
符合发明目的原则要求在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时,不应将不能实现发明目的、效果的技术方案解释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中。
相同及等同侵权的判定
在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并以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所对应的全部技术特征逐一进行比较。
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术特征的,应当认定其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因此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在相同侵权不成立的情况下,应当判断是否构成等同侵权。
当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包含增加特征或为上下位概念),构成相同侵权。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中的相应技术特征从字面上看不相同,但是属于等同特征,在此基础上,被诉侵权技术方案被认定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属于等同侵权。
侵害专利权的抗辩事由
现行《专利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的抗辩事由主要有:不侵权抗辩,不视为侵权抗辩(权利用尽、先用权抗辩、临时过境、科研与实验),现有技术/现有设计抗辩,合法来源抗辩等。
(来源:京法网事)